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崔述

崔述,字武承,號東壁,直隸大名人。生於乾隆五年(1740年),卒於嘉慶二十一年(1816年),享年77歲。他以辨偽之學見長,然而在他有生之年,際遇並不順遂,學說與著作也一直湮沒於浩瀚書海中。一直到清末民初,經由胡適、顧頡剛等人的發揚,他的學問才逐漸昌明於世。
  崔述在《考信錄》的自敘裡曾經提到,他的父親崔元森平生最服膺陸隴其,而以朱子之學為正宗,少有志於明道經世之學,希望兒子能夠述繼其志,因而將他取名為崔述,在崔述出生時,還曾經告訴家人,若兒子能夠研究理學,那就夠了。崔述自小由父親親自教導,雖然一家生活窮困,無所容膝,還是嚴格要求兒子以讀書立志,他也頗為爭氣,立志要考上功名,以求實踐明道經世的理想。因此,他對經濟世務特別關注,曾寫了《大名水道考》一卷以論水利、河道。他於乾隆二十七年考中舉人,可惜後來屢次於會試落榜。
  乾隆三十六年,父親過世,往後的十年,他的至親──母親、弟弟相繼與世長辭,對他造成了莫大的打擊。然而,貧病交迫、孓然一身的悽愴際遇並未將他擊倒,反而讓他益加發憤讀書著述,於乾隆五十四年著成《洙泗考信錄》。《洙泗考信錄》以記載孔子生平為主,不僅指摘《史記‧孔子世家》中的錯誤,對於《孔子家語》所述更是大加抨擊,甚至懷疑《論語》亦有謬誤,可說創見極多。接下來的數年,陸續又完成《補上古考信錄》、《唐虞考信錄》等等。嘉慶元年,選授福建羅源知縣,至嘉慶六年以病告歸,結束他短暫的仕宦生涯。嘉慶十年,合《唐虞考信錄》、《夏考信錄》、《商考信錄》、《豐鎬考信錄》、《洙泗考信錄》等諸多篇章,其內容包含自上古唐、虞以來,凡經、傳、子、史、傳記、雜說,詳細考究真偽異同,裒成巨帙,成《考信錄》共三十六卷,並開始著述《讀風偶識》,往後就在讀書寫作的日子中度過,一直到嘉慶二十一年,於家中壽終正寢為止。
  崔述治學不為空談無補之學,注重實事求是,他的治學態度與孔子所講的「多聞闕疑」、孟子講的「盡信書不如無書」相同。他認為,聖人之道只在六經,二帝、三王之事備載於《詩》、《書》,孔子之言行記載於《論語》,經典所在之處,即是道之所在。因此,他著書的態度是:「不以傳注雜於經,不以諸子百家雜於傳注,以經為主,傳注之合於經者著之、不合者辨之,異說、不經之言則闢其謬而削之。」他要辨明傳注之失,對先儒的箋注必究其原本,以還原經典之原貌,重現聖人之旨,考證偽書裡的附會之說,故作《考信錄》以辨明真偽。
  除了《考信錄》以外,《讀風偶識》一書亦頗能彰顯崔述的學術思想。《讀風偶識》是崔述完成《考信錄》之後的作品,《考信錄》已經將《詩經》、《尚書》中,有關帝王之事者逐條辨之,卻對周室東遷以後的史事罕有論及,而《詩經》中的國風多作於東遷以後,故他以〈國風〉所記載之事為主,寫成《讀風偶識》一書。《詩經》自從鄭玄箋《毛詩》,使得《毛詩》大昌於世後,導致齊、魯、韓三家《詩》漸微,終至亡佚,《毛詩序》也因此定於一尊,雖有朱子不滿《詩序》,而作《詩集傳》以辨《詩序》之謬,也無法擺脫《毛詩》幾百年來的解經地位,於《詩序》之說亦有所依違。因此,崔氏以體會經文之意的方法,作為解經的手段寫成此書。《讀風偶識》雖是《考信錄》的餘錄,然而,其中可以看出他的《詩》學觀,也是想要擺脫《毛詩序》的束縛,以追朱子的意旨。
  他的學問能夠獨立於漢、宋之學外,也與他的治學態度有關,他曾經說過:「余生平無他長,惟以文論文,就事論事,未嘗有人之見存焉」,因此,他雖然從小被教以程朱之學,卻不以宋學為尊,雖然他辨偽、考證之學卓然有成,卻也不依附於當世被目為顯學的漢學,他認為漢學、宋學皆有缺失與盲點,「不必胸中存漢、宋之見也」。可見其識見之卓越,可惜於當世並未引起注意。崔述生平極少與人交遊,他的著作都交由弟子陳履和付梓刊行。直到晚清日本人復刊其書,使得他的學術聞名於東瀛,後來又經由胡適將他的著作帶回中國,崔述這個名字,才真正在中國引起學術界的注目。胡適稱讚他是「兩千年來的一個了不起的疑古大家」,他的學說在民國初年的疑古思潮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。
  除了《考信錄》、《讀風偶識》以外,他的著作還有《易卦圖說》一卷、《五服異同彙考》三卷、《古文尚書辨偽》二卷、《論語餘說》一卷、《讀經餘論》二卷等等,著作多達三十餘種。


撰稿人:鄭于香
網站滿意度調整